首页

冰城玫姿女王

时间:2025-05-23 13:51:54 作者:四川绵阳:野生大熊猫爬树秀“功夫” 浏览量:20143

  2023年,全国万亿消费城市增至6席,下一个万亿消费城市是谁?

  不出意外的话,坐标基本可以圈定在长三角。根据全年数据,苏州、南京、杭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已超过7500亿元,都在排队等着晋级。

  不过随着一季度成绩单公布,杭州的赢面似乎小了一点。今年一季度杭州全市生产总值5112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1%。这是杭州首次一季度GDP超过5000亿元。

  总成绩不错,但从单科成绩来看,却出现了明显的“偏科”——一季度,杭州固定资产投资、社消零总额和进出口增速分别为5.8%、-0.2%、5.7%。这一消费增速在全国26座万亿城市中垫底。

  在长三角地区,杭州的富裕程度(人均可支配收入)仅次于上海,理应消费能力强劲。即便在疫情影响尚未消退的2022年,杭州还曾以5.8%社消零增速领跑万亿城市。明明是“种子选手”,如今因何身陷负增长?

  增速垫底

 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“三驾马车”之一,消费是衡量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之一。从2021年以来,上海、北京、广州、天津、重庆率先开展“国际消费中心城市”培育建设,绝大多数万亿城市更以此为目标。

  一季度26座万亿城市中,16座城市的社消零总额增速未能跑赢全国水平(4.7%),其中苏州以10.6%的增速实现领跑。数据显示,苏州社消零总额为2491.9亿元,同比增长10.6%,是万亿城市中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城市。

  这也是苏州实现7.9%的经济增速的重要支撑。不过,同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杭州消费表现却不如人意,罕见出现负增长——一季度,杭州社消零总额1673亿元,同比增长-0.2%,低于全国平均增速4.9个百分点。

  在万亿俱乐部城市中,杭州与上海(0.1%)、西安(0.1%)、北京(-0.1%)一同居于末尾。即便在浙江省内,杭州的数据同样不容乐观。在全省11座地市中,绍兴和衢州2座城市实现两位数增长,8座城市增速超过7%,跑输全国大盘(4.7%)的仅有增速-0.2%的杭州和4.5%的宁波。

  具体来看,杭州下属区县中仅有淳安(29.6%,全省排名第一)进入全省增速排名前10,绝大部分区县排名在50名以后,其中后10位,杭州就有7个,而这7个区县占全市社消零总额的57.5%。

  究竟是什么因素拖了后腿?杭州市统计局此前曾分析,全市消费市场承压开局,具体包括汽车消费城际竞争加剧、头部电商企业销售乏力、居民消费信心仍然偏弱、外来消费吸引力有待提高等困难。

  比如,汽车消费方面,今年以来上海、苏州、绍兴、金华等周边城市发放消费券,使得杭州部分汽车消费被虹吸。一季度杭州汽车销售250.6亿元,同比下降17.5%,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下降23.7%。

  这从周边城市的表现也能看出一些端倪。一季度,除了苏州社消零增速领跑万亿城市外,浙江省内城市绍兴社消零增速也达到11.5%,居全省第一位,汽车销售的大幅增长均是重点提及的亮点。

  以苏州为例,全市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0.9%,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.1个百分点,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62.8%,占汽车类零售额比重达46.8%。

  当然,杭州的消费市场还有一大特殊性,即平台型企业对全市社消零增长贡献很大。而近年来受直播电商竞争分流和自身业务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,头部平台企业经营遭遇困难。比如,1—2月京东减少约10亿元、滨江大希地减少约2亿元等。

  杭州困境

  回顾过去一年的轨迹,杭州社消零增速走出一个“N”字。

  去年1-4月到达24.5%的顶峰后一路下滑,7-12月缓慢波动回升,直到10月才开始转正,11-12月重新回到7%以上的较高增速。而今年一季度,又重新呈现下滑态势,1-2月增长2.2%,一季度出现负增长。

图片来源:杭州统计局官网

 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告诉城叔,作为第19届亚运会的主办城市,杭州的消费力在前期得到了较大的释放,高峰过后就有一个回调的过程。

  此外,曾刚还提到了杭州的电商业务。在他看来,眼下各地都在促进电商消费,杭州在前期积累的比较优势也在逐渐淡化。

  当然,杭州在消费领域的潜力也不容置疑。嘉兴市统计局公布的“2023年度长三角城市群主要经济指标”显示,上海、苏州、杭州GDP分别为47218.66亿元、24653.37亿元、20058.98亿元,在长三角41市中排名前三。

  更为重要的是,杭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797元,富裕程度仅次于上海(人均可支配收入84834元)。从经济体量和人均收入水平来看,杭州的消费市场的地盘是十分强大的,这也是其近年来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最大底气。

  不过眼下,与国内众多城市一样,杭州也面临居民消费信心偏弱的问题。曾刚进一步指出,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核心因素。2023年,杭州市城镇居民收入只增长了4.6%,而住户存款却增长了18.3%,很明显的是,居民对未来就业、收入的不确定性上升,更趋向预防性储蓄,消费意愿进一步减弱。

  与此同时,叠加线上消费收缩、大宗消费疲软等因素,提振消费仍然压力重重。杭州市统计局亦指出“基数逐月走高”的压力:

  去年二季度社零基数2049亿元,月均683亿元,其中6月748亿元,为去年次高月份。在此基数上,要实现年初既定目标,今年二季度必须实现社消零2238亿元,月均746亿元,每月增量必须63亿元以上。

  也是就说,半年度社消零增速要达到5%以上,二季度增速必须达到9.3%以上。从一季度的走势来看,要想在二季度实现这般逆转绝非易事。

  在这种背景下,杭州消费保卫战正式打响,各区县也已经领过任务表。其中,淳安、临安需要继续保持好现有排位,7个区县必须在4月摆脱全省后10位,其余区县必须进入全省排名45名以内,对于社消零保持负增长的区县,需要在5月全部实现由负转正。

  新增长点

  杭州的社消零不仅是眼下的困境,“-0.2%”增速背后亦存在着在同类城市中掉队的危机。

  2022年7月,杭州市商务局分析,杭州与成都、武汉、南京、苏州等城市相比,除武汉(2020年疫情影响)外,社消零差距总体呈现逐年扩大趋势,自2020年起被南京、苏州超越。

  其中提到,“成都人口比杭州多1000万”,“武汉独特的区位、交通、内河港口等优势”,“苏州500强企业投资多,整体商业集中”,而南京区位、人口、商业、收入等方面都与杭州接近,是杭州最有可能赶超其社消零的城市。

  而就是这座“最有可能赶超”的城市,今年一季度社消零甩开杭州600余亿元。整体来看,其余四座城市社消零规模均已在2000亿元以上,而杭州仅为1600余亿元,差距十分明显。

  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,杭州要靠什么保证自己的领先地位?”曾刚认为,从目前来看杭州似乎还没有找到很好的答案。新能源汽车优势不明显,电商经济优势在弱化,眼下重要的是找到新的增长点。

  杭州已经全面行动起来。近日,《杭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》印发实施,围绕实施设备更新、消费品以旧换新、回收循环利用、标准提升四大行动,杭州提出39条具体措施。

  其中,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,计划到2027年,全市汽车累计以旧换新8万辆,新能源汽车年销售30万辆、渗透率50%以上。这种大宗商品的销量的上涨,也将对全市的消费规模提升形成有力的支撑。

  与此同时,杭州还拿出配套的金融支持服务,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。根据杭州市《提振消费社零系列扶持政策(征求意见稿)》,支持金融机构与整车企业开展汽车金融业务,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息。

  对于线上消费收缩的危机,杭州也拿出真金白银鼓励直播电商发展。对制造业企业销售公司开展“店播”“自播”,年直播零售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,且增速高于8%的,给予新增零售额最高不超过1%的奖励。

  放大直播电商赋能作用的趋势十分明显,杭州提出,要通过直播电商赋能产能提升,“一石三鸟”提升消费、社消零和工业增加值,更多产业融合创新的潜力正在被挖掘。

  此外,曾刚还提到,近年来,杭州围绕国际枢纽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提升花了很多精力,服务能力提升明显。“杭州要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,做好国际交通枢纽可能会是下一个突破口。”他说。

  记者|淡忠奎 余洋

  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大数据赋能贵州石阡茶园实现全程监控

统计数据表明,今年1月至11月,上海口岸入境外国人达400余万人次,是去年同期的2倍;免签入境外国人数量达137.7万人次,24/144小时过境免签外国人数量达24.5万人次,分别是去年同期的4.8倍、2.8倍。

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本源

柳军介绍说,《条例》重点在细化经营者义务、强化国家保护、完善争议解决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规定。如全面加大了对消费者安全权、知情权、自主选择权、公平交易权、安宁权、个人信息等保护力度;对预付式消费、直播带货、“一老一小”、“霸王条款”、“刷单炒信”、“大数据杀熟”、自动续费、强制搭售等新领域新问题,作出专门规定。

瞭望·治国理政纪事|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

在杭州,用志愿公益服务帮助市民生活更美好并非迎合亚运会的特意之举,而是颇有年数的“老传统”。杭州亚运会开幕以来,67岁的“武林大妈”志愿服务队(以下简称“武林大妈”)队员俞翠英有些忙碌。今年是她在志愿服务岗位坚守的第15个年头。

宁夏遭遇特强浓雾 最低能见度27米

财政部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及时下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,切实加强资金监管,充分发挥资金效益,全力支持做好防汛防台风应急抢险救灾工作。

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韩勇决定逮捕

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属于高危行业,涉及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,主要产品有工业炸药、工业雷管、工业导爆索等多个品种,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、工程施工等基础设施建设,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湖南省是民用爆破物品产能输出大省,本案的查处有力保护了湖南省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市场公平竞争,维护了相关经营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,促进了湖南省民用爆破器材行业的健康发展,也进一步提高了湖南爆破协会及会员企业的竞争合规意识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